462. 做了一次展览的策展

一段忙到不可开交,因为朋友的怂恿和自己的好奇心,开始筹备两个月后,不,一个半月后的展览。很多事情做起来,才发现和想象的不一样,当然,大多数是复杂程度增加,如果非要用数值来形容,五倍以上是妥妥的。

起因是多年一起交流古玉的朋友,说既然已经在古玩城喝茶了两年,为什么不索性办一次古玉雅集?场地方也熟悉了,工作人员大多也认识了。心里一动,倒是一直有这个念头,因为自己开始喜欢古董,喜欢古玉的时候,最迷茫的就是满世界的这些古玩,到底哪些是真,哪些是假,这种分辨,除了多看博物馆,多看书之外,其实很需要一些真正做古玩的,有诚信的人的帮助,需要可以经常看到对的东西而非假货赝品。

毕竟书上的知识,在 …… 阅读全文

461. 有什么简单的方法记住青铜器的名称和用途?【转载】

这篇问答很棒,深入浅出,基本把青铜器的分类交代清楚了,看了下可以注明出处可以转载,转过来看看,主要是自己学习备用。
作者:信古斋主人
链接: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40396015/answer/86380525
来源:知乎
著作权归作者所有。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简单的方法真没有。根据用途分类,逐类而记,大概比死记硬背要好些吧。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多看实物。

根据马衡先生《中国金石学概要》中的讲法,我们可以将历代铜器分为礼乐器、度量衡、钱币、符 …… 阅读全文

460. 公版文档

家里两把宜家的椅子,被小家伙们摇得快散架了。这倒不是说宜家不耐用,从螺丝结构来说,宜家的东西相当能打,退一步来说,在性价比和轻便性的前提下,是不二选择。

之所以敢这样说,因为快十年过去,当年的宜家风之下选择的一些日用家具,依旧坚挺。所以每每看到,宜家是欧美初入职场,工资不高情况下的过渡选择,都觉得是友商手笔。是骡子是马,拉出来遛遛,无论是板材还是五金件,亦或是组装出来的样式,都吊打一众异议者。

说实话,摇起来的话,不管是螺丝结构,还是传统的卯隼,四边形样式总是经不起折腾,光从这一点上质疑宜家,本身也是说不过去的。

有点扯远了,说回两把椅子,前段不知为什么,大概是帮孩子做模型 …… 阅读全文

459. 京东购书

这两年电商购物节大概日子不太好过,两大平台各有私事烦恼之外,也有卷不动的趋势。毕竟一年功力用在一天,看似数据华丽,实则杀鸡取卵。商家失去合理的利润,购物者看似得了便宜,实则囤积浪费,未必有切实的利益。

不过图书多少有些盼头,虽然越发厌倦东子的优惠券把戏,也警觉出版机构高定价高折扣的伎俩。不过看看购物车里的一些专业书,还是想找机会清空一下。看了看满减有300-50-20,网友说还可以-100,试了试,感觉几乎没有可能,于是退而求其次为主要书下了一单,为了满额凑了两本。虽然无味,但多少便宜了些,又是新书,聊胜于无吧。

隔两日一名书商打来电话,告知无货求取消。有点懵,这本是主要想要的,如果取消,只 …… 阅读全文

458. 简书markdown 文章中 图片旋转

痛苦了好几天,因为想把上传到简书中的图片,转90度或者180度。

前段跑上海博物馆比较勤,很喜欢这个古籍大展,买了图录,还按照次序拍了图。发现个小秘密,图录和现场陈设的页面很多不重合。不知道是不是布展者的苦心,既要维持图录的权威,又要照顾现场的流量。

图呢,一股脑传到简书上,最近蛮喜欢这个app,小巧,能同步,有网页版,平时编辑比较方便。有些图呢,不知道是不是iphone的设置问题,会颠倒或转向,想markdown这么多人用,应该不难找到办法转一下。

不料发布前搜索半日,结论是,几乎没有办法,只能现在手机中调正保存后再上传。

唯一的方法,是html语法调整。尝试了网页markdown转html,挺快捷,不 …… 阅读全文

457. 借书记(十四)

疫情影响最大的,还有一个,就是去图书馆的次数少了很多。要登记要预约,不能说走就走,预约还经常满员,偶尔一两次提前约了,到期忘了,或者没心情了只好取消。再则取消了逾期费用,所谓书非借不能读,大概是因为借期被限定被催促的缘故,没有了这一层,身体里的懒惰便不由自主。

文史类居多,借期长可以多读几遍,也不枉跑一档,预约,到馆,检索,出库下来也得两个小时。

1. 古籍文献学四讲
黄永年,融收藏与学术为一体,行文流畅,把深奥枯燥的名词讲得通俗易懂,细读一遍,到孔网买了这本书。

2. 古书版本常谈
毛春翔,又一位大家,但不如黄永年先生的好读,大概前者是讲课的文风,后者是普及文章。

阅读全文

456. 淴浴

习惯被打破以后,很长时间很难恢复规律,只好到以前存下的一些链接中,找找彼时曾经感兴趣的话题。翻到上海电视台纪录频道过往的一档沪语聊天栏目,大概开播不久就被叫停,据说原因是引起非沪语人群的抗议。当时搜集了所有链接,既当语言类又是历史类,因为很多内容都涉及沪上过往的历史,以及由历史形成的俗语,很有意思。

提到这个淴浴的字眼,应该是苏州方言导入,本地年轻人大都用汏浴一词,好像岭南一带称为洗白白?Q群最火热的时候,常有某女生退出,说去洗白白,字眼和语气都很是活色生香。

节目内容不必多提,网上都可以找到,当然比我复述来得原滋原味。由此倒是想起自己的一部淴浴史,避开某些话题的讨论,浮白载笔想 …… 阅读全文

455. 生病

从最后的疯狂,到最新的疯狂,短短一个月。

新学期后,孩子们多了一节核算课,对的,就是只要在学校,必须每天定时核酸。问过谁做,说有时候保健老师,有时候语文老师,有时候…… 脑补了一下,画面很美。从后来透露出的信息看,核酸临时从业人员,工资高到离谱,技术上看来并无特别之处。周末仍需上传核酸报告,只好在附近搜索网点。不知是否有统计,这个群体,算不算贡献大户。住宅区内,三天两头不定时,但拒绝下楼,和无视的居民越来越多了。

朋友圈有人辟谣,说这部分免费费用非医保支出,暗暗摇头,那是哪里支出呢?最终的载体呢?

突然那天就说,不做了,不查了,各种码作废了。心头一懵,之前调笑病毒听话,比如 …… 阅读全文

457. 溢彩流笺 (二) 百花笺 文美斋

写在前面

前一篇《罗汉笺 淳菁阁》,敷衍完成,过两天回头看,越看越不顺眼。平日读书读报读公号,时常对有些行文不以为然,待到自己码字才知其难。和师友感慨,对文字有畏惧了。公众号《乐艺会》赵阳 兄劝解,有一得,便是一益。如同棒喝,那就继续。

慢慢也厘清了思路,电脑码字过程中,接触到时下的写作工具,如obsidian。通过B站的教学视频,发现了原先搜集的痛点。甚至包括思维上的,譬如分享是学习的方法。

其实何止一得,发送给师友指正时,才知道文中引用的诸多引证,以为摘自拍卖公司的介绍,实则 …… 阅读全文

456. 溢彩流笺 (一) 民国 “罗汉笺” 木版水印 淳菁阁精制

很有一段不更新,先是码了一段字后,消耗不少。高晓松曾经感慨过,做了一段《晓说》,感觉被掏空,再做下去就是车轱辘话,或者硬凑,有同感。后来鼓起勇气想继续时,遇到疫情,各种鸡飞狗跳,再装作风花雪月,未免自欺欺人,也就罢了。

只是心里始终压着帐,心里慢慢活泛,手头不断整理,不时请教了师友。把心得体会诉诸文字,是分享,更是咀嚼和思路的理清。或者说,后者是私心的愿望,前者有更好,无亦可。这样想来,不妨随性一些,想到就写两笔凑一篇,笔懒了就再去读读书。

花笺是喜欢的一个品种,在国内是实用兼艺术欣赏。时代发展,鱼雁传书慢慢淡去,名人信札却当红无二, …… 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