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宇森 我的每一部电影都不属于我

小时候,我看《绿野仙踪》看入迷了,发现原来人生还这么美,歌舞片里面每一个人都很善良,每一件服装都很漂亮。
焦雄屏问吴宇森:“你最喜欢的三部电影,除了《阿拉伯的劳伦斯》、《独行杀手》,还有一部是?”吴宇森回答:“《秋水伊人》,一部60年代的法国电影。我身上的浪漫主义因子和唯美主义情结,深受这部电影的影响。”
创立“吴氏暴力美学”的导演吴宇森,童年时最爱看的,却是歌舞片。回顾往昔,谁能想到,当年只关注“阳刚”世界的男人,现在只想拍摄一部真正浪漫、真正凄美的女性的诗史般的电影。

对谈录

焦雄屏:回想一下:有一年我在多伦多,看你的电影《枪神》(又名《辣手神探》),看完之后,所有的 …… 阅读全文

美国往事 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(1984)

久闻大名的一部片子,最近浏览博客时又见其名,抽两天看了一遍。

盛名就是男人要看,这条腰封《肖申克的救赎》也有,那部看完果然名不虚传。想来男人下这样果断的结语,大多是被震住了,片子必然不会差。

可能是期望很高,看了前面的紧张场面都觉得拖沓,回忆年少的部分虽然不夸张,但也不艺术。年青部分看得懵懵懂懂,最终一段揭晓谜底也云里雾里。

不得已到豆瓣看影评,大致是叙事结构漂亮,平淡而有回味如咖啡。只好自嘲下,下回静静的再看一遍。

阅读全文

音乐治疗处方

忙碌的现代人需要放松,而听音乐就成了他们的首选方式之一。音乐治疗的重点是要依自己的兴趣听音乐,绝不能勉强听些不喜欢的曲调,以免招致反效果,继而造成压力。一般而言,能够作为“治疗”的音乐有很多,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病的音乐“处方”:

抑郁治疗曲目
舒伯特:《圣母颂》
格里格:《婚礼之日》
德沃夏克:《安魂曲》
维瓦尔第:《四季》
西贝柳斯:《第二交响曲》
贝多芬:《第二浪漫曲》,《悲伤圆舞曲》
克莱斯勒:《维也纳随想曲》
柴可夫斯基:《忧郁小夜曲》
李斯特:《第二匈牙利狂想曲》,《第四交响曲》
门德尔松:《乘着歌声的翅膀》

精神疲倦时, …… 阅读全文

书斋|人与霜毫同雅健——《张充和手钞昆曲谱》编辑手记

【小编导读】《张充和手钞昆曲谱》珍藏本绢面带函套,扉页贴有张充和先生亲笔签名、钤印的字纸,全书以宣纸精印,经折装,一函十折。以宣纸印刷张充和用小楷精心缮写的昆曲工尺谱,是作者书法艺术、昆曲艺术两大成就的完美结合。

《张充和手钞昆曲谱》的出版,乃是文艺界和出版界的盛事之一。说到张充和女士,不得不重提著名的“张家四姊妹”。张充和1913年生于上海,是苏州九如巷张家四姊妹里最小的妹妹,上有大姐元和、允和、兆和。张家祖籍安徽合肥,曾祖父张树声乃是晚清重臣,于病重之际,在遗折里提出要“育才于学堂,议政于议院”,以图国之富强。父亲张武龄创办了苏州平林中学和乐益女中,以一己之力自办新学。出生甫一年,张充 …… 阅读全文

国笔 金星 126 库存

天热,也少跑市场,歇在朋友店里,意外看到这支金星126。
买好开心去发到论坛,结果意外了,好多QQ好友来询问,一并感谢了。
存档没了,可惜,也提醒多备份几处。
气闷,后来想想失笑,孩子式的赌气了。

盒子很新,笔身颜色造型漂亮,接触过的国笔,排名前列。
拆开笔尖笔舌结合果然有特点,可看图。
笔尖显示年份是63.2
原物主应该是蘸了一点墨水试写,笔尖部分留下了墨渍。

拍些图给同好看看:

阅读全文

重庆小面做法

  说到重庆给人的映像,人门肯定首先想到的是火锅啊,美女,山城什么的,但是如果我说重庆有一种美食比火锅还出名,你恐怕就不知道了,CCTV的一次节目评选重庆特色美食,排在火锅之前的就是重庆小面,重庆人对重庆小面的热爱不亚于火锅。清早起来,街边的面摊格外红火,尽管堂子装修得不好,甚至没有堂子,美女在这个时候也从不顾及自己的熟女形象,吃着那是个香哦,西装革履的绅士,放下公文包,忽-忽-忽,三下五出二的就把一碗重庆小面吃尽,面滩前,男女老少。有白领、有棒棒、有小学生,等等,形形色色的人聚在一起,不论身世、不论地位,为的就是一碗重庆小面。

  经常看到很多朋友在讨论重庆小面,其实按以下步骤你也可以做出 …… 阅读全文

那个时代,最动人的老友记

画事君说

对于人类这种群居动物而言,友情的晶莹之美,是永不磨灭的。在民国那个大时代,那个荡气回肠,风起云涌的时代,你是否了解,友情是怎样扛过了金钱的腐蚀,战争的威胁,人际的复杂,在时间里闪闪发光?

南曾北李 默默守护

张大千这种珍贵的品质,或许是从他的两位老师,曾熙和李瑞清身上学来。在张大千还未成名时,他们已经是海上书画界的知名人物,有“南曾北李”之称。

李瑞清是光绪二十一年的进士,但1911年,清朝灭亡,他没有官做,也没了进项。于是在沪上鬻字卖画为生。1915年,曾熙从老家湖南到杭州西湖游玩。曾熙也是前清进士,赋闲于家,生活状况也不好。李瑞清通过卖字,生活比较滋润,想拉朋友 …… 阅读全文

好的教育

著名翻译家、作家,国学大师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先生1911年7月17日生。今年整整103岁了。这位百岁老人,被人称为“文学大家”“翻译巨匠”,虽然近几年闭门谢客,对各种采访大多都婉拒了。但是老人身体很好,并且每天仍然坚持写字、写作,极其令人敬佩。她成名要比钱钟书早。当她已是一位名扬国内的剧作家时,钱钟书还是一个鲜为人知的青年学者。她翻译的《唐吉可德》,其用词的准确,语言的流畅,韵味的浓郁,一直为世人所称道。邓小平前些年,曾将她的译作作为国礼,亲手送给来华访问的西班牙贵宾。前些年,她创作了很多散文及随笔作品,如《浮生六记》《将饮茶》《走在人生的边上》《我们仨》等,深受读者的好评。《浮生六记》《将饮茶》更被人 …… 阅读全文

香港电影简史

第一套香港電影?!
1909年,上海亞細亞影戲公司俄裔美國人布拉斯基(Benjamin Brodsky)在香港攝製故事短片《偷燒鴨》,它是一部短片,劇情很簡單:一個瘦小的小偷(梁少玻飾演)偷一個胖商人(黃仲文飾演)販賣的燒鴨,被警察(黎北海飾演)發覺,把小偷捉住。而這部片的導演是梁少坡,他是香港第一位電影導演,也同時是第一位男主角。全片皆在香港拍攝及香港人參與創作,但由於《偷燒鴨》出品公司不是香港公司,故坊間一直也猶豫是否把它視作香港第一齣「故事片」。

1913年,被譽為香港第一齣「故事片」的是《莊子試妻》,此片由華美影片公司(Chinese American Film)出品,華美是布拉斯基和萬維沙(Van Velzer)合伙在香港成立 …… 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