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年的悲喜剧,莫过于男女国足,迥然不同的表现,被网络不断更新,发掘和放大。至于球迷到隔离酒店下放起了烟花,诉求是男足球员起床,来迎接并庆祝女足夺冠,算是到了高潮。之所以不在发酵,因为更大的冬奥会,丑闻和热点总会被新的事件掩盖,不知道是社会的幸运,抑或无奈。
也是从小踢野球长大的那批球迷,往回数一直可以数到高丰文时代,整体印象来讲,正合了鲁迅笔下八斤老太那句话,一代不如一代,偶尔回光返照,但终于走向堕落。认真想来,是白岩松的一句话,给了很好的建议,男足竞技类的比赛,以后尽量不看不关心了,偶尔的友谊赛,联赛,偶尔认认面孔。
已经是十年前了吧?灰心至极,已经归于平静,都不能说是无可奈何的态度。但可以承认,在充分竞争的世界范围内,商业化的体育竞技类比赛,很难出成绩。还不能不承认的是,放之其他运动,甚至整个社会的运行,都有点类似的味道。我的意思是,男足的问题,确实不是那几个深夜被烟花嘲骂的人,而是所有人的问题。
当然有两个前提,一是充分竞争,所以不能用乒乓球,跳水这些来抬杠,三大球是作为运动大项,几乎能在世界上任何角落看到,所以是充分竞争。二是和举国体制分开,2000年前后,国足曾经有一段不算太美好的美好回忆,当年的球员已经可以用金句,比如范志毅那句,连越南都能输了,来嘲笑现在的后辈。但那批人虽然参与了商业联赛,但其实是举国体制的产品,从小一路集训,甚至不惜单独组队,参加商业化联赛,体制和商业下的怪胎。
如果回顾这几年的商业联赛,不仅国足,篮球,排球都是下坡的。如果找一个标志性事件的话,恒大两年打造了最强女排队,然后迅速解散,令人瞠目结舌的骚操作,认真想一下,不过是商业社会的广告效应噱头。那一批牺牲的被感召的女排姑娘们,会如果艰难重行,无人关注。女足如此令人奋发,如果扪心自问,有几个人现场看过女足联赛呢?退一步,看过电视转播?或者退到最底,知道国内有几支女足队伍?
以至于后来看到苏宁夺冠解散,面对朋友们的朋友圈惊诧,完全麻木,重演而已,大小而已。商业似乎是一块肥肉,砸进来分一杯羹,理论和实际都显示,国内商业联赛是大赔的,如果没有前面的广告效应,和带来后面更大的拿地便利,政策红利,那帮人是傻么?
能不能回去举国体制呢?可以有小成绩,但很难突破以往。比如这次赢球的越南,也是集训产品。回到上面的充分竞争去说,举国体制可以带来一些小项目的突破,或者成功,但三大球很难。如果参照东邻日本,曾经口号要在2050拿世界杯,已经不可以嘲笑为笑话了,也曾组队去各大洲比赛,但最终还是通过商业比赛,狠抓青训,象世界输出球员,从而参与充分竞争,有了如今的成绩。
似乎才是正确的道路。
中国足球我只认女足..
那晚有幸见证从0-2一直到2-2绝平再到最后绝杀..
平时就不看足球的我,看到进球那一刻眼眶湿了。
唉,女足其实也是一言难尽,还是靠着举国体制在维持,放在世界范围内,已经不复当年之勇。
搞什么球赛真不如中小学每年搞一个月军训来得实在。。。长大后老老实实做好产业工人,做好世界的制造机。
怎么说呢,这事儿如果有前途值得尊重,也会有家长支持。
还好……
小的时候,因为动画片和足球到底看哪个,我败给了大人,造成我从骨子里对足球的恨,所以我根本不看,哈哈。
毕竟是一项很大的娱乐,缺失了多少有些可惜。只是塞翁失马,不看国足更快乐。
男足没啥好说的,现主教练还说要体谅他们,他们就像个不争气的儿子,需要更多的鼓励……
我儿子都这么富有了,还说个啥
女足这次夺冠真是意外,可惜回不到孙雯那一代的辉煌了。
很难,举国体制可以小范围获胜,但充分竞争条件下,希望不大。
举个栗子,一年级的时候,我家小朋友很喜欢足球,但周边场地有限。那时周末还可以蹭一蹭附近学校的操场。然后,疫情来了,所有操场都不对外了。他们这一整批小朋友热情也没了。
疫情难免,但即便平时,体育运动还是诸多限制,遑论鼓励。
【象世界输出球员】
应该是向吧?
男足这个,怎么说呢?人家11个富翁表演了那么久,也辛苦了。
全拼的错,下回应该好好检查下再发,多谢!男足这个,是个畸形的收入。
男足是真的畸形。
尤其是看到海参那一段,我压力很大。233
整个社会负面效应的集中体现
提到足球这事,总想到过年的时候,那男Z,啥也不想说了。
个个游艇,个个美女抱着,拿着纳税人的钱,这事得从根本上解决。
这代人已经废了,青训的这帮人也差不多完蛋了。
这事真得从娃娃抓了,也许20年后,才有希望让世界看到我们的男Z吧。
悲观一点的话,就过去20年经验,会进一步下滑,如果没有底限。
大学毕业和刚工作那一年,中国冲进世界杯,连我这个不懂足球的都跟着热血沸腾,没想到啊以为是开始哪知道是结束
那年,其实觉得是幸运的回光返照。
男足02年才是高峰时刻,现在往下坡路的道路越走越远,再也没回头路
那届世界杯其实丢脸到家,不仅是输球。
十几亿人口,选不出十几个能踢球的男人,还能说什么呢
其实不乏好苗子,但是否能发掘培养就是整个体制的问题。